当时,陈明永在OPPO的未来科技大会上露面,洋洋洒洒做了一段演讲,那是他时隔六年首次公开面对媒体。
他在会上解释自己一直不愿露面的原因:“上大学时我生了一场病,这让我有两个改变:第一是做事更专注,第二是发现要站起来说话的时候会忘了后面要说什么,会出现至少20秒的短路。”
陈明永不出现,或许是因为那时的OPPO虽然几经磨难,但还没到他必须亲自来稳定军心的局面。
或许很多关注OPPO的人都能隐约记得2013年。那一年,OPPO发布了OPPO R系明星产品OPPO R1,进入畅销手机品牌的第一梯队。
但“祸兮福之所倚”的后面还有另外半句,并且成为OPPO近年来的线年中,OPPO一度以半年一台的速度发布新机,虽几度“打赢”苹果站在销冠的位置,但也在无形之中也贴上了“厂妹机”的标签。
2019年前后,OPPO“刷存在感”式营销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,花了钱的人“性价比”的要求逐渐转向“质价比”,一度被质疑高价低配的OPPO,销量排名慢慢的出现下滑,尝试冲击高端市场也以失败告终。OPPO的关键人物之一、创造了OPPO营销体系的重要高管沈义人,也在2019年清空了自己的微博,似乎是在为次年的离职做预告。6年没公开现身的陈明永也不得不走上台,在当年OPPO的未来大会上做了一次演讲,对大家说公司将在当下和未来投入多少的成本,做哪些方向的研发,开启一个什么样的新征程。
在OPPO发展的历程当中,“后中争先”一直是它的策略,不管是最初从MP3转向做功能机,还是从功能机急速转向智能机,OPPO一直称不上是潮流的引领者,但总是能随时代大潮的变动,抢到市场蛋糕。
陈明永的职业生涯,是从小霸王的生产线年他刚从浙江大学电子物理系毕业的时候,“南巡”已逝去了半年,那时,人人都在往南闯。
恰好电信系的高年级师兄段永平向学校老师“要人”,当时被分到成都红光电子管厂(773厂)的陈明永就被老师“特别关照”给了段永平,来到了中山小霸王,被安排在生产线上打钉。
他打了一段时间,就成了“打钉冠军”,不到半年就成了总经理助理,主管生产部,晋升飞速。
1995年,段永平在多次提出股份制改革、奖励员工被否后选择离职,创立步步高,陈明永是其离开时带走的6个人之一。
加入步步高后的陈明永主要负责视听业务,也就是VCD。在VCD时代,这一业务还是很有前景的。但后来,海外开发出DVD之后,对VCD造成了极强的技术冲击。
同时,不重视专利的VCD与DVD厂商们一直充当的角色只是技术的代工厂,当东芝和松下等全球标准制定者,开始向国内厂商收取高额专利费时,这一产业便在收入上便陷入困境。
他的审美很好,OPPO产出的MP3产品不仅以美观著称,还拥有曾经做VCD的底子,音质出众。
2005年,尽管彼时的MP3已经是红海市场,OPPO发布的首款MP3—OPPO X3和当时的“颜王”OPPO X9,仍然迅速引起了不错的反响,成为不少90后学生们喜爱的科技潮品。
尤其是在2005年,摩托罗拉与苹果达成合作,推出市面上第一台音乐手机——ROKR E1,能够最终靠iTunes管理内部音乐文档。音乐手机对MP3的江湖地位造成了直接的影响。
这样一个时间段的陈明永,不能仍然待在自己的舒适圈行动,行至此时的OPPO再不转型,就更赶不上时代了。
好在这个时候,同行们虽起步早,但还都没卷成“六边形战士”,多数功能机产品存在界面无法个性化设置的问题。这种被陈明永称为“就算白送给我,我也不想用”的手机,正好能给OPPO提供一个入局的突破思路。
A103背面的摄像头、镜、外置扬声器组成了一个笑脸的图案,就是在很多消费者童年记忆中出现过的“笑脸手机”。此后,OPPO又推出了A100手机,创下单机销售500万台的记录;2008年8月,OPPO还创建了面向学生群体的细分品牌OPPO Real;2009年,OPPO手机业务甚至慢慢的开始进军海外市场,并推出面向年轻女性群体的分品牌OPPO Ulike。
用这种找准行业细致划分领域的方式,2008年才正式入局的OPPO,在功能机领域实现了后来者居上。
如果手机的终极形态就是功能机,那么截至2010年,OPPO就已经算成功了。
彼时,行业中有两种企业,一种是一上来就开始做智能机的。比如和陈明永师出同门的沈炜,在2010年创办了vivo,于2012年推出了vivo X1,拿下最薄智能手机和全球首款Hi-Fi级别智能手机的双料冠军,当年的销售量飙升到百万部。
反应快是要多快?早在OPPO刚准备做手机的时候,市面上就已经有智能手机了,业界公认的智能手机元年,是2004年。
那一年,诺基亚发布了7610机型,标志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;而摩托罗拉的新机“刀锋战士”V3也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翻盖机型之一。
毫无疑问,这一次,OPPO选错了,也跑晚了。陈明永也迎来了创业以来的第一场劫难:要处理库存,又不想损失供应商与代理商。
在配件供应商方面,陈明永将已下单的功能机物料全部接收,因为这些物料实则很难投入智能机的生产研发中。在代理商方面,在与段永平商榷后,陈明永让经销商大幅降价出售手头现有的功能机,差价由OPPO承担补偿。
那个时候,OPPO的功能机库存不是个小数目,陈明永在2011年10月的东莞代理商大会上曾透露,他们要清理掉43000个终端上的220万部功能机,这中间还包括OPPO自有的120万部。当时的OPPO北京大区总代理商、北京远宏欧珀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可曾透露,“哪怕那个机器只卖199块钱,我必然不会199块钱给他(终端)。我100块钱给他,他还挣99块钱……”
陈明永坚持履行了自己“不会让货烂在你手上”的承诺,获得了代理商的信任,曾经的供应链伙伴也保住了。
2011年,OPPO首款智能手机OPPO X903上市,为了给自己的首款手机撑场面,OPPO还以500万美元聘请莱昂纳多•迪卡普里奥出演OPPOX903的广告。但是,这款手机厚达16.6毫米、重近200克,还为避开iPhone的直板造型,特意选择了滑盖设计,最终市场反响平平。最终的销量让曾主管产品开发的OPPO副总经理刘作虎“都不好意思说”。
首次推出智能机折戟,让陈明永反思了很多。他想到那时候对智能手机没概念,满眼看到的“只是翻盖、滑盖这么多东西”;他想到之前企业内部就有过“不应该做滑盖”的声音,但他没放在心上;他还想到公司要改变运营模式,更注重草根式的创新。
随后,OPPO从研发流程开始做组织架构变革,陈明永也逐步放弃了以往的指令型管理风格。同时,吃一堑长一智的陈明永还意识到了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重要性,开启了一场历时半年的客户的真实需求研究。最终总结出了有关女性花了钱的人拍照手机的几点需求,这几乎成为OPPO后续强化拍照手机定位的基础。
2012年,OPPO推出了Find5,不仅是在当时最薄的智能手机,还搭载了1080P的屏幕,前置摄像头的像素甚至被拉到了近200万,而当时,一般的国产品牌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只有30万。
易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OPPO在2013年第一季度位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TOP10,为2.9%。也就是说,OPPO慢慢的开始触底反弹了。
2013年前后,Android系统凭借其开放性和丰富的应用生态,市场占有率迅速超过75%,成为绝对主流。
众多手机品牌也依托Android生态快速崛起。三星在2013年推出盖乐世S4新一代旗舰型智能手机,重量只有130克,被称为当时全球最轻的5寸以上智能平板手机。
此时,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厂商的基本格局已经确立,华为以P系列和Mate系列逐渐崭露头角;小米则通过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和线上营销,迅速打开市场;vivo的X系列也一直在稳定发挥,以外观和音质为主要卖点,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新的战场上,OPPO面临的挑战不小。
也是在这一年,彼时只有25岁的高管沈义人加入OPPO,被任命为OPPO中国区市场营销策划部部长。
另一边,作为营销负责人的沈义人则确立了OPPO重视拍照的营销打法,开始了OPPO“营销之神”的征程。
那些年,OPPO的营销力度之狠,行业内无人不知。小米联合发起人黎万强在《参与感》一书中提到:OPPO的媒介资源整合非常剽悍,几乎把所有卫视与音乐、娱乐相关的节目都冠名了。
沈义人以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,创造了手机营销史上的神话。
陈明永则是找到了策略上的突破口,在国产品牌都将关注点集中在2000元以下机型时,让OPPO率先闯入2000-3000元价位;同时抓住3G转4G电信变革的关键节点,率先普及线G手机,分别在中端市场和4G市场中取得了先机。
彼时,华为、小米等也开始纷纷布线下渠道,华为甚至在收编了中兴、金立等终端店铺后提出“千县计划”,宣称要在接下来两年,建成覆盖1000个县城的实体店。
OPPO曾经积攒的经销商优势也在此时显现出来,联合大小经销商、地毯式铺设门店;同时集合户外门头、广告牌等传播资源。
2016年,OPPO的又一台爆款产品OPPO R9诞生,创造了发售当天销量即超过18万台,全年销量超过1700万台、拿走了整个市场4%的份额、超过第二名iPhone 6S的销售神话。
要知道,仅在2016年第一季度,市场上就有274款智能手机面世,也就是说,几乎每天都有三款手机发布。这也代表着,OPPO在这场行业“机海战争”中,赢得了短暂优胜。
并且直到2018年,OPPO依然强势,以全年7637万部的销量位列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冠军。
比如,营销的目的是让企业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,但过度营销会让企业给人一种“只说话,不做事”的错觉。OPPO当时的困惑在于,多年营销打造出了一张“低配版女性拍照手机”的标签,甚至被称为“厂妹机”,尽管这给OPPO带来了不错的销量,但也让OPPO更难有向上突破的空间。
这时的OPPO,想提升产品性能却发现了自己赶不上华为,而小米、华为等品牌已经重视女性用户、年轻群体,开始抢OPPO的蛋糕了。
2018年,OPPO就曾试图走高端化路线,开启高端产品线Find系列;把曾经带着背景底图的logo换成只有字母的样式,试图用简约来提高品牌logo的整体质感。
Reno推出后的八个月,该系列仍然采取的是OPPO一贯的机海战术作风,密集发布了三波产品。很显然,这并不符合新系列的产品定位,再加上营销力度锐减、知名度不高,这一些产品的销量并不景气。
2019年,OPPO全年市场占有率下滑17.8%,反观OPPO一直希望超越的华为,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却增长了35%-38.5%。
这一年年底,一直低调的陈明永不得不站出来“主持大局”,在那场时隔六年的公开露面中,宣布了OPPO将在未来三年,投入500亿人民币作为研发预算。并将持续关注5G、人工智能、AR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,还要构建底层硬件核心技术和软件工程和系统能力。
进入2020年,OPPO管理层持续“地震”,连发两项人事变动。一是副总裁刘波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,向CEO陈明永汇报。原全球营销总裁沈义人休假,职位由公司老人刘列接替,后者兼任中国区首席营销官。
二是曾在2013年离开OPPO创立一加的刘作虎回归,被任命为欧加控股即OPPO母公司高级副总裁,全面负责欧加旗下产品规划与体验。
高管团队堪堪确立,曾在产品上有独到经验的元老级人物回归,OPPO开始实施“3+N+X”科技跃迁战略,开启了新的征程。
2021年12月,陈明永在那一年未来科技大会上,发布了首颗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,这颗历时三年研发出的芯片,算是这些年来OPPO努力钻研芯片技术的回应。
而5个月前的2022年OPPO未来大会上,OPPO才刚刚宣布将发布第二颗自研芯片。甚至陈明永还特意在同一天发布了内部讲话,强调了对芯片产业投入的坚定。
如此突发的变化,OPPO内部的混乱局面可见一斑。再看此前搭载芯片的产品,也并没有给OPPO的基本盘增色多少。据36氪报道,OPPO一位高管称,公司的销量仍集中在“A系列”主导的千元中低端市场,而马里亚纳X大多数都用在高端“Find系列”上。
陈明永在内部信中表示,2024年是AI手机元年,AI手机时代将成为继功能机、智能手机之后,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。
在这封内部信发布的3天之后,OPPO举办AI战略发布会,宣布了包含OPPO AI超级智能体和AI Pro智能体开发平台在内的“1+N”智能体生态战略。
今年2月20日,OPPO新机发布会上的主题是“钛薄了”,AI依然不是宣传重点。这也能够理解,因为目前OPPO手机中的AI相关功能多为搜索、语音、AI文档等功能,而这些,有的慢慢的变成了当下手机产品的标配,有的则是能够最终靠下载其他APP实现,并不是OPPO独有的技术。
可时代在变,OPPO与竞争对手,哪一个都不似当年模样了,在高端路上,OPPO不想成为“others”,就一定要尽快靠产品力真正的完成突围。
芯流智库 ——《 独家|两万字长文:段永平、 vivo 沈炜、 OPPO 陈明永的创业故事 》
创业家——《OPPO:软时代的硬汉子——《创业家》杂志2013年陈明永专访(一)》
创业邦——《陈明永、沈炜、刘作虎,谁是段永平的“线世纪经济报道——《这位六年不曝光的CEO,为何突然“被逼”现身?》IT时报——《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黄金时代,二十载从“山寨”到“山峰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