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1年12月14日 05:02进入复兴论坛来源:人民日报手机看视频
其实,要说困难,眼下丝毫不比2008年少:国际市场持续低迷,国内银根依然趋紧,而原料、劳动力成本又在上涨……
可绍兴呢,当年的颓势丝毫不见,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:各项经济指标强劲增长,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迅猛,转型升级稳步推进……不久前,一些地方出现了老板“跑路”现象,而在绍兴,这样的情况至今没有发生一例!
绍兴,堪称浙江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共同繁荣的典型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位居长三角城市前列,不独如此,绍兴市还获过中国人居环境奖、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……
不过,2008年那场国际金融危机,让绍兴人苦头尽尝。“感觉就像是半夜醒来发现着火了,一瞬时往哪儿跑都不知道!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一位企业老板依然心有余悸。资产规模达22亿元的江龙集团老板突然“跑路”;原亚洲最大PTA生产企业华联三鑫因为债务危机陷入停产;绍兴市最大的企业纵横集团因资不抵债陷入倒闭……
“当时我的企业涉及近3亿元的担保,银行已经找上门来,眼看要陷入危机,我急得团团转又毫无办法。”绍兴县一位纺织厂老板这样诉苦。
“天昏地暗,我们银行和华联三鑫有大量业务联系,那一个月,基本上没有好好睡过觉……”一位银行行长这样描述。
几乎一夜之间,市内外各家银行争相赶赴绍兴收贷。这让本就难以为继的企业陷入了更深危机,不独如此,还把担保链上运营正常的企业也拉下深渊。
“顶上去,关键时候党委、政府必须顶上去。要敢于‘挑担子’。”后来总结解困经验时,张金如把“挑担子”放在了首位。
市政府及时与银行签订了“不随意抽贷、不附加担保抵押条件、不增加企业贷款负担”的同业协会公约;同时,通过工业用地变性、地方税收分成奖励、组建政府性担保公司等措施,全力防范企业的资金链断裂。政府派出的工作组也逐一进驻困难企业,面对面帮企业排忧解难……
政府“挑担子”,局面很快稳定下来:纵横资产重组后脱胎换骨,新公司业绩不断攀升,今年1月至9月,实现销售收入47.7亿元,同比增长64.9%,销售规模在绍兴市20强企业中列第11位;而远东集团接盘重组华联三鑫后,今年前9个月,公司销售收入248.4亿元,利润10.5亿元,两项指标均排名绍兴市工业企业榜首。
“以前我总认为,市场经济嘛,政府不应该过问企业的经营行为。这次危机,我转变了看法。亏得政府出手,否则,后果真是难以想象。”一位企业家说。
“绍兴的短板在哪里?该如何补齐?两年多来我们一直都在反思、补课。”尽管那场危机的阴霾早被荡涤殆尽,但在绍兴市长钱建民心里,危机感、紧迫感、使命感没有丝毫放松。
“管在事先,防患于未然。”这是绍兴补齐短板的举措之一。2008年危机后,绍兴迅速建立了企业风险防范机制。经信委、电力局、统计局、银监会联手对规模以上企业定期“会诊”,发现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%、水电缴费不及时等异常情况,就及时采取措施,该管的管,该帮的帮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“企业情况过去是一周一报,现在是每天一报。”绍兴市经信委主任傅陆平介绍。
为减少系统性风险,避免出现“一倒一大片”的情况,绍兴还切断了全市相互担保的资金链。大力发展专业性商业担保公司。这些民营担保公司现在已有29家。“由这些担保公司考察企业、提供担保,市县两级政府设立10亿再担保资金,按照担保额给予担保公司一定奖励与补偿;担保公司的介入,既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条件,又避免了企业相互担保带来的风险。”绍兴银监局副局长周代丽分析了担保公司的作用。
外贸依存度高、产业层次低、行业过度集聚、产品结构重复是绍兴2008年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,在危机面前,绍兴开始痛下决心,克服万难调整结构,让绍兴经济“脱胎换骨”。
新兴产业培育被提上日程。绍兴出台了战略新兴产业导向目录,制定“五年一百亿”的资金扶持政策,每年市县两级财政拿出20亿元,连续5年扶持新兴产业。
2009年,市区财政的“主力军”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曾经挨过一段最困难的日子,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。靠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、坚持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,短短两年,经济重回良性渠道。“现在袍江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在三区六县排到第一,这些增长主要来自新兴产业。”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寿炳尧的话透着自豪。
绍兴飞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从纺织印染转行进入光纤领域的。老总倪小永说:“我1996年跟老一辈卖布起步,利润曾经高达100%,而现在却不足5%。要转行,是选择房地产还是实体经济?在各方支持下,我坚定决心进入了新兴产业。”刚起步,袍江免费提供15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供其使用两年多;作为新兴产业,他的公司每年都能拿到政府提供的几百万扶持资金。“实业路子走对了,华为等国内一流企业都认可了我们的产品,明年企业可以实现爆发式增长!”倪小永信心十足地说。
今年1到10月,绍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1305亿元,增速超过26%,销售利润率7.9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;新兴产业投资239亿元,占整个工业投资总额的34%。与此同时,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进一步加快,今年已经关闭60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。
“转型升级,首先是人的素质的转型升级。2008年之所以陷入危机,从深层次看,缘于企业家素质的缺陷。”张金如这样认为。
绍兴经济要大踏步前进,首先必须提升企业家的素质。“不少企业想去追求看起来很美的房产业,但如果实体经济都转向泡沫经济,发展就没有了基石。”绍兴县委书记何加顺经常找企业家谈心,劝他们要守住实业。有几家企业曾经困惑于是否坚持主业选择,他获悉后,一家家走访,与企业家推心置腹进行交流:战线越长,风险越大;几十年赚的钱来之不易,基业不稳企业发展就不会健康。本轮房地产调控到来后,曾经有过犹豫的企业家感慨,这样的相互沟通是政府对企业的负责。
店口镇党委书记张壮雄说,政府要积极作为,引导形成“安心做实业”的风气。镇上中小企业多,店口镇政府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6类集体商标,力推“店口”及“店口管业”等区域品牌,让本地小企业群体有了与大企业谈合作的底气,形成浓郁的“你赶我超,做强做大”的创业氛围。截至2010年底,仅一个小镇就有工业公司4018家,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5家,拥有6家上市公司,被誉为“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”。
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持续的形势教育下,不少曾经游离出主业的绍兴企业,转而把注意力放回到主业布局上:在上虞市,龙柏集团把房产开发所得6亿元全部投入光伏产业,金盾控股先后有4亿元房产利润注入了无缝钢管和燃气拖车项目。目前上虞全市已有12家上市企业,10多家拟上市后备企业里,多数以从事新材料、新技术及服务业为主,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到50%以上。
“在同样的宏观调控政策下,为什么绍兴仍然健康发展?最重要的一条是人的转变。2008年盲目过快扩张,资金链断裂的痛楚,互相担保和管理粗放的恶果,让我们的企业家深深吸取教训。现在全市充盈着踏踏实实做实业的风气,这样的现象着实令人安慰……”何加顺认为,企业家的深刻转变,将最终决定绍兴未来的经济走势。
现代经营理念正在渗透到企业家的思想中。“中小企业往往在资本、市场和技术上积累不足,应对危机能力有限,释放股权也是释放风险。”世界500强川崎重工旗下公司看中了浙江春晖集团,但合作的前提是川崎必须控股。最终,外方控股54%,新的川崎春晖精密机械公司应运而生,生产的液压泵改写了我国关键液压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,如今产品供不应求。
曾经是民营当家、纺织为主、最早遇到困难的绍兴,如今犹如凤凰涅槃,成了浙江转型一个样板。
“现在绍兴经济能够稳住,并且出现一派新气象,关键的因素有3个:一是对危机的及时处置;二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与推动;三是加快新兴起的产业培育。”张金如深有感触地说。
绍兴的经验,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。专家认为:绍兴化危为机,印证了政府“有为”的有效性。政府需要自我提升,作出必要的监管与引导。确实,正是企业、政府、社会之间的全面联系,绍兴才出现了“淘汰落后产业、培育新兴起的产业”齐头并进的局面。